在显微成像中,荧光指的是一种光致发光现象,某些分子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,然后再发射出其他波长的光线的物理现象,这种分子一般称为荧光团。荧光显微技术在生物学领域中应用是广泛也是复杂的,主要是对细菌、细胞、组织或小型生物进行标记成像,它的微观层面都是通过荧光染料对分子层面进行标记。
荧光显微镜是利用一个高发光效率的点光源,经过滤色系统发出一定波长的光作为激发光,激发标本内的荧光物质发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后,再通过物镜和目镜的放大进行观察的一个仪器。核心结构包括显微镜主机机架、荧光物镜、落射荧光照明器、荧光光源以及采集荧光图像的专业荧光相机。
荧光显微镜所用光源的优点:
大功率荧光光源,相较其他光源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和成本优势,将逐步的替代超高压汞灯、氙灯、金属卤素灯,成为荧光显微镜主流的荧光照明光源。
1、寿命长,是其他光源的寿命的数十倍,衰减慢,通常不需要更换灯泡及校准。
2、发光效率高,发热小,光源体积较小,方便安装。
3、能进行特定波长开关,减少荧光串色及荧光淬灭。
4、控制方便,通常配备有外部控制器,可以实现程序化控制,毫秒级开关。
影响荧光显微镜成像的荧光因素:
主要包括:荧光样品的制备,荧光光源的选择,显微镜物镜的选择、荧光滤片的组合策略(激发光滤片,发射光滤片,双色镜分光滤片,带宽选择),显微镜相机的选择等问题。荧光的激发、滤光、成像、淬灭,荧光实验的调整就是怎么才能协调好以上因素得到好的效果,其中影响到成像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就是荧光光源。
